健康生活
2007年9月1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爱卫会办公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定每年的9月1日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呼吁全民参与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尽管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身心健康仍是生活的基础。
科学合理饮食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对中国居民的膳食建议,健康饮食的原则包括:食物多样,搭配合理;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油少盐,控糖限酒等。
科学规划、荤素兼备的饮食能够更好地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抗病能力,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1.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累积150分钟,即每周至少运动5天,每天运动累积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
2.坚持每天的日常身体活动,平均每天至少主动活动6000步。尽量减少久坐的时间,尤其是对伏案学习或办公室工作的人群,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动则有益。
早睡早起作息规律
规律的作息,不仅可以让我们每一天保持心情愉悦,还可以让精神保持振奋,提高身体免疫力,保证身体健康。充足的睡眠能让身体充满电,学习工作都更有劲。

戒烟限酒
戒烟:随着对烟危害的研究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吸烟(包括一手烟、二手烟)对健康的危害。现在法律法规已明确为保护其他人的健康,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
限酒:为避免酒精对儿童、青少年、幼儿的器官和大脑发育造成的损害,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不宜饮酒。成人如饮酒,一天摄入的酒精含量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15g的酒精相当于啤酒450ml)
文明生活
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爱护公共环境,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自觉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面对逆境时能够勇敢的直面困难,不惧挫折,保持良好的心态,为周围人带去正能量,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压力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学习一些应对压力的技巧,如适当宣泄情绪,做自己喜好做的事情,帮助自己分散注意力,缓解压力。聚焦当下的生活,避免对未来过多的焦虑。
绝色环保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节约能源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行垃圾分类,做到物尽其用。选择绿色低碳出行,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保护野生动植物,使用环保用品。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