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节为甚。其中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就是感冒。
【流感和普通感冒一样吗?】
普通感冒常由于受凉或鼻病毒、冠状病毒、细菌等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传染性不强,症状较轻,呈自限性。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其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

【哪些人容易得流感?】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具有高流感并发症风险的人群有:5岁以下儿童(2岁以下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肥胖者、妊娠期妇女、医务人员。

【怎么判断是否得了流感?】
流感的症状是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寒颤、疲乏、腹泻、呕吐等症状。流感的症状、体征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流感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

【得了流感会怎样?】
多数人表现为轻症,可在一周内自愈。部分人群特别是孕妇、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可导致并发症,出现严重临床后果,要密切关注重症患者和高危人群的病情变化。

【得了流感怎么办?】
一般患者在出现症状后
居家休息,保持房间通风;
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
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以避免传染;
应缓解如发烧、咳嗽等的流感样症状,应密切患者观察病情变化,一旦症状持续加重,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及时就诊。

【流感可以被预防吗?】
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药物预防。可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
3、一般预防措施。保护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